一个闲不住的“艺工”

访我校1956级党史系校友、国家一级编剧苏叔阳

期次:第1621期    作者:记者毕玥学生记者杨雅玲   查看:27


  苏叔阳,1938年生,河北保定人,当代著名剧作家、作家、文学家、诗人,笔名舒扬。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,1960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、河北北京师范学院(今河北师范大学)、北京中医学院(今北京中医药大学),1978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编剧,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、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,现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、影视艺术研究院院长、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等。1978年发表处女作《丹心谱》,著有《左邻右舍》、《夕阳街》、《春雨潇潇》、《中国读本》、《西藏读本》等。其作品被翻译成英、德、法、俄、西班牙、日、波兰、捷克、斯洛伐克、意大利等外文,以及维吾尔、哈萨克、蒙古、西藏、朝鲜等国内少数民族文本。其中《中国读本》以15种文字出版,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,成为中国图书“走出去”的范例。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、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、华表奖、文华奖、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、散文奖,人民文学奖、乌金奖等,2010年7月获得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。




  初见苏叔阳老师是在他的家中,苏老师热情地招呼我们,一直带着温和的笑容。他已有了银发,却精神矍铄,“人至暮年志不减”用来形容苏老师一点也不为过。回忆起自己这些年来的故事,79岁的苏叔阳与我们侃侃而谈。
  “为何干之老师做助教是很大的幸运”
  苏叔阳和人民大学的缘分开始于1956年,他进入人民大学党史系学习,那也是党史系成立的第一年。本科毕业之后,苏叔阳留校任教了两年半———说起在人民大学度过的这六年半时光,他如数家珍。
  本科毕业留校后,苏叔阳为何干之做助教,“跟着干之老师工作是很大的幸运,他不太爱说话,可字字珠玑。”在何干之的课上,苏叔阳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不要看小册子!”,何干之十分反对学生看“不正规的小册子”,他总是对学生说:“你们是专业的,你们的教科书就是《毛泽东选集》。”
  当时中国理论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生动的、自己创造的革命理论,中国革命的理论和中国建设的理论到底是什么?这是摆在时代面前的课题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何干之开设了“中国革命与建设”这门课,苏叔阳就是这门课的助教。当时正值“大跃进”时期,苏叔阳和大部分学生都被派去劳动了,由于何干之开的这门课,苏叔阳和学生们才被重新拉回了课堂。何干之备课很认真,在课上通常直言不讳,苏叔阳说:“如果把干之老师上课的内容记录下来,直接就能写就一篇极好的论文。”
  作为一名理论家,何干之有勇气、有担当,敢于直面社会问题,真正做到了将理论联系实际,这对苏叔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在后来的人生里,苏叔阳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,即便是在遭遇困难之际也毫不畏惧,坚守在文学创作的阵地上。
  “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”
  苏叔阳在人大度过了六年半的时光,但直到五十岁,他才真正明白人大教给了自己什么。那时,他正在进行《中国读本》的创作,这本书的创作过程十分不易。当时苏叔阳正处于与癌症病痛的抗争之中,三次患上癌症没有把他击倒,反而给了他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。回忆起那段经历,苏叔阳坦然地说:“我今天散步、吃中药是为了明天继续散步、吃中药,这日子还有什么意思呢?没意思!我总得找个活儿干。”就这样,苏叔阳决定接受中宣部的邀请,撰写《中国读本》。
  《中国读本》被誉为“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”,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从中国走向世界。《中国读本》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,苏叔阳认为,离不开母校给予自己的精神养分———实事求是、谦逊严谨的学风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底色。从事文艺工作后,苏叔阳更加明白了“学问是众人之事”,要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  谈到为何从高校教学转入了文艺界,苏叔阳提到了《丹心谱》。《丹心谱》是他的处女作,也是成名作,它的成功完全是在苏叔阳意料之外的。写作原本只是他在教书之余的一个爱好,当时的苏叔阳正在中医药大学教书,选取了冠心病新药的研制作为写作题材,用以歌颂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。没想到的是,《丹心谱》一经发表就在文艺界广受欢迎和好评,被誉为“中国话剧史上的百年转折”。
  因着这个契机,苏叔阳被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,在这里,他陆续完成了《左邻右舍》、《夕阳街》等名作。
  “首先要好好地为着死,才能好好地为着生”
  “我特别想告诉在校的青年学生们一句话,‘首先要好好地为着死,才能好好地为着生’,这是周恩来19岁在日本留学时做的一首诗。”这句话对苏叔阳的影响很大,“活着是为了什么?是要好好地为着你的理想。周总理讲的这个意思,我到四五十岁时才明白。”
  五十六岁时,苏叔阳第一次患上癌症,或许是在与绝症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中,苏叔阳更加明白了人生的意义,懂得了如何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价值、更有意义。
  基于这样的信念,病魔也没有阻碍苏叔阳前进的脚步,他时刻不忘他的理想,坚守在文学创作的岗位上。眼下苏叔阳正在准备以遵义会议为主题拍一个故事片,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二万五千里长征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。“人最难得的就是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”,苏叔阳一直坚持自己热衷的事业,似乎就没有闲下来过。他常常说,自己其实就是一个闲不住的“艺工”———就是这样一个闲不住的“艺工”,为中国文艺界注入了一股蓬勃厚重的生命活力,然而他自己却要求得很少,不求名与利,时刻不忘回报祖国、回报家乡。《中国读本》在国内外畅销,但苏叔阳只拿很少的稿费,他将剩余稿酬全部捐了出去,其中大部分用于两次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。
  尽管离开人民大学已经很多年了,但苏叔阳始终不忘母校的建设与发展。在八十周年校庆之际,苏叔阳这样表达对同学们的期望与希冀:“要抓住在学校里这几年的学习机会,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。因为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,有这么一所学校,一直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、坚定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员。我们应该以此为傲。”